一、 施工準備
1.主要材料:陶粒砌塊、紅機磚、φ6~φ10鋼筋、水泥(32.5普通硅酸鹽或礦渣硅酸鹽水泥)、砂子(中砂,含泥量不超過5%,過5㎜孔徑篩)等。
2.主要機具:攪拌機、后臺計量設備、5㎜篩子、手推車、大鏟、鐵鍬、刀鋸、線錘、托線板、小白線、灰桶、鋪灰鏟、小錘、小水桶、水平尺等。
3.作業條件
1) 現場存放場地應夯實,平整,不積水,各種砌塊碼放整齊。裝運過程輕拿輕放,避免損壞,并盡量減少二次倒運。
2) 測量放線。將有砌筑墻的部位進行放線,樓地面和砼墻柱面上均需要彈線。樓地面上的線用來標明砌體的位置,墻柱面上的豎向線用來控制砌體的垂直度。需要在頂板底設拉結點的還要在頂板底面彈線,以便在砌墻前設好拉結點。
3) 根據墻體尺寸和砌塊規格,妥善安排砌筑平面排塊設計,盡可能地減少現場切割量。根據砌塊厚度與結構凈空高度及門窗洞口尺寸切實安排好立面、剖面的排塊設計,避免浪費。
4) 砌陶粒塊的部位在結構墻體上按+500㎜標高線分層劃出砌塊的層數,安排好灰縫的厚度。在相應的部位彈好墻身門洞口尺寸線,在結構墻柱上彈好陶粒墻的立面邊線,標注好窗口位置。
5) 砌筑前應做完地面砼墊層,墻體根部先砌好四層實心頁巖磚(磚頂面高于樓地面面層標高不少于200㎜)。
6) 砌墻的前,應將陶粒墻與結構相接的部位灑水濕潤,保證砌體粘結牢固。
7) 遇有穿墻管線,應預先核實其位置、尺寸,并要以預留為主,減少事后剔鑿,損害墻體。
8) 按照設計要求預先在結構墻柱上做好預留拉結鋼筋。在砼墻柱上植墻拉筋時要根據已劃好的皮數線在砌體灰縫內進行植筋。